中新網山西新聞11月14日電 近年來,通過科技賦能,數字化保護讓位于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qū)的觀音堂“青春永駐”,隨著采集工作的不斷推進,古老的觀音堂將煥發(fā)新生機,從歷史深處走向世界,吸引海內外游客前來沉浸式體驗,交互式旅游打卡。
觀音堂有著“海內懸塑之冠、明代懸塑珍品”的美譽,也是見證文明交流的重要文化遺存,栩栩如生的泥胎彩塑、懸塑,留下了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明印記。
為了更好地實現文化交流與互鑒,觀音堂嚴格按照考古調查原則,根據觀音堂建筑和彩塑特點,利用攝影測量、三維激光掃描、紅外攝影和大場景無人機航測等綜合技術,進行全面田野數據采集,之后將同步在浙江大學文化研究院進行數字計算。
數字化采集不僅使觀音堂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未來將跨越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能親眼目睹并感受到懸塑的魅力。
一眼千年,宛如初見,數字化技術定格觀音堂的美,也將留給民眾一段值得細細品味的歷史。(完)
(長治廣播電視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