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關公故里修復50余株古樹名木
2025年06月24日 15: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山西運城6月24日電(記者 胡健)記者24日從山西省運城市文物局獲悉,解州關帝廟文保所對關公故里50余株出現樹干空洞、腐朽等病害的古樹進行修復。

  解州關帝祖廟、常平關帝家廟和關帝祖陵現存159株古樹名木,涵蓋側柏、絲棉木、國槐、桑樹、毛白楊等珍貴樹種。其中,常平關帝家廟兩株樹齡達1800年的側柏,堪稱“樹中老者”。

山西運城解州關帝祖廟內的古樹。(資料圖,解州關帝廟文保所供圖)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受樹齡老化、土壤板結、營養(yǎng)不足、透氣性欠佳、極端天氣侵襲以及病蟲害等因素影響,部分古樹出現樹勢衰弱、枝條枯損、樹干空洞、樹洞腐朽等問題,生長狀況堪憂。

  修復過程中,當地文物管理部門結合當前天干物燥、病蟲菌活躍的特點,對樹洞腐朽的古樹逐一檢查評估。

  修復人員先清除樹洞朽木,使用防菌、防霉劑殺菌,以“傷口愈合劑”修復受損部位,采用環(huán)保材料進行物理填充,最后對樹洞表面進行仿真處理,最大程度還原古樹原貌。同時,每一株古樹的修復過程都被詳細記錄,載入專屬保護檔案,實現“一樹一檔”精細化管理。

  2025年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開始施行。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普查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中國各地采取多種舉措不斷加強保護古樹名木,守護“綠色活文物”。(完)

【編輯:任曼曼】
中新圖片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